(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 含税级距 | 不含税级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说明 |
---|---|---|---|---|---|
1 | 不超过500元的 | 不超过475元的 | 5 | 0 | 1、本表含税级距指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两千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
2 |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 10 | 25 | |
3 |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 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 15 | 125 | |
4 |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 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 20 | 375 | |
5 |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 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 25 | 1,375 | |
6 |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 30 | 3,375 | |
7 |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 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 35 | 6,375 | |
8 |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 超过58,375元至70,375的部分 | 40 | 10,375 | |
9 |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 超过70,375元的部分 | 45 | 15,375 |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 含税级距 | 不含税级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说明 |
---|---|---|---|---|---|
1 | 不超过5,000元的 | 不超过4,750元的 | 5 | 0 | 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
2 | 超过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 | 超过4,750元至9,250元的部分 | 10 | 250 | |
3 |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 超过9,250元至25,250元的部分 | 20 | 1,250 | |
4 |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 超过25,250元至39,250元的部分 | 30 | 4,250 | |
5 |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 超过39,250元的部分 | 35 | 6,750 |
(三)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级数 | 含税级距 | 不含税级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说明 |
---|---|---|---|---|---|
1 | 不超过20,000元的 | 不超过16,000元的 | 20 | 0 | 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
2 | 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 | 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 30 | 2,000 | |
3 |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 超过37,000元的部分 | 40 | 7,000 |
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中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的区别是什么?
答: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某些个人所得收入采用税后收入的概念,比如支付税后多少多少金额。这时,需要将税后的收入按一定公式换算为应税所得,然后再按照一般方法计算应交的税款。否则,将导致税款的少征。这里,在换算为应税所得过程中需要适用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不能按照含税级距的税率表来套用,必须使用不含税级距的税率表。这就是不含税级距税率表产生的原因。这里的不含税级距指的是"税后收入"级距。
至于两者之间的联系,实际上两个税率表是一回事,只是将含税级距税率表中的应税所得,按照数学方法,换算为不含税级距税率表中的税后收入,以方便对税后收入进行征税的计算工作,仅此而已。
我国个税基本情况:2008年个人所得税构成表
项目 | 金额(亿元) | 同比 |
---|---|---|
2008年个人所得税 | 3722.19 | 16.8% |
其中:工薪所得税 | 2240.65 | 28.1% |
储蓄利息所得税 | 326.9 | -37% |
房屋转让所得税 | 27.6 | 26.7% |
详细报道:2008年个税收入3722亿元 工薪阶层个税占总收入50% 来源:财政部网站 |
明确规定"2002年出台的'双薪制'计税方法停止执行",即年底双薪收入不再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而是按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规定执行。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文件,市地税局近期对年终双薪计税方法进行补充明确,年终"双薪"将按照《转发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有关规定执行,即按全年一次性奖金计征个人所得税。据市地税局介绍,对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办法是先将雇员在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然后再按上述方法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
举例说明:假设李先生2009年12月取得年终双薪5000元、全年奖金15000元,计算李先生年终双薪和全年奖金的应纳税额如下:
按照现行税法规定,李先生年终加薪和全年奖金可合并按照一次性奖金分摊计税方法计算,即将李先生的年终双薪5000元和全年奖金15000元合并相加,再除以12得出其商数(5000+15000)÷12=1667查找出适用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为25,所以李先生年终双薪和全年奖金的应纳税额为(5000+15000)×10%-25=1975(元)。
新工资税计算方法及年终奖个税算法(2008/03/01)起新工资税计算方法及年终奖个税算法
2008/03/01开始执行新的个税起征点,也即由原来的1600元提到2000元,个人所缴纳的税相应会有所变动,具体如下:
㈠关于工资薪金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应税所得=取得的收入-免税收入-费用扣除额
应交的个税=应税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
1、免税收入包括有:个人按照规定交纳的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等。
2、费用扣除额(即平常所说的所谓的“起征点”)自2008年3月1日起,全国统一执行2000元的标准。
㈡年终奖个税算法:
年终奖计算分两种情况:
1.如果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扣除标准,年终奖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 如果低于标准,年终奖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如: 李先生12月份工资为4000元,取得一次性年终奖36000元,他应缴税款为:按新计算方法:
以2000元标准计算,36000÷12=3000元,按照3000元查得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5%和125。那么年终奖应缴纳的个税 为:36000×15%-125=5275元。他当月工资应缴纳的个税为(4000-2000)×15%-125=175元,两项共计5450元。
--------------------------------------------------------------------------------
备注:
税率为5%-45%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由于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较为复杂,因此转化为使用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的简化算法。具体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可查阅 税率表: